上栗县教育局:我们的农村学校比城里的好

更新时间 2016年08月11日
上栗县是著名的花爆之乡,曾荣获“全国自主创业典范县”称号。由于花爆生产企业都分布在农村,上栗县农民绝大多数都是在本地的花爆企业就业,离土不离乡,因而农村的孩子大都在当地农村学校就读。所以,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对上栗县教育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几年来,上栗教育以提升农村学校的硬件和软件为突破口,实现农村教育的大发展,绘就了一幅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美丽画卷。  
一、“挂点帮扶”——整合领导力量,形成教育发展合力  
1.推行县级领导挂点乡镇学校制度。2013年开始,上栗县每个县领导联系一个片区或一所学校,为学校办实事、办难事。近三年来,县四套班子领导先后围绕教育经费保障、校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等课题,深入教育系统开展专题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解决办法,帮助学校解决了栗江小学办公楼置换、杨歧乡中心小学扩建运动场征地等实际问题和困难66个。在推行县级领导挂点乡镇学校的同时,上栗县实行县直部门结对帮扶乡镇学校和乡镇党政领导联系乡村学校制度,整合领导力量,形成教育发展的合力。近三年来,县直部门、驻县单位捐资1000余万元改善帮扶学校的办学条件。
2.大刀阔斧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县教育局在每个乡镇成立一个校务委员会,小的乡镇7人,大的乡镇9人,统一管理本乡镇的中小学一切事务,畅通乡镇内教师流动机制。所有校务委员会成员均在教学一线兼主课。通过改革减少了管理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益。初步估算,仅这一项改革,全县每年可以节约管理成本500万元。
3.建立县级督学责任区制度。全县共设立4个督学责任区,聘任责任督学34名,对全县159所学校进行责任督学挂牌。  
二、“造峰抬谷”——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教育深度均衡  
2013年5月,教育局领导深入全县159所中小学校调研发现: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学校的校舍离标准化的要求太远,而且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欠账较多等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农村学校硬件建设达标作为“第一工程”,有序推进,集中财力建设农村学校,努力缩小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距离。
1.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2014年全县的财政收入17亿元,划给教育的经费达5个亿。近两年来,全县改造和新建学校用房16万平方米;改造和新建了86个学校运动场,每个运动场耗资大约在120万元,总投入资金将1个亿,全县学校基本普及塑胶跑道。
2. 近年来的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大都投入到农村学校,投入城里学校的建设资金仅占总建设资金的5%到7%。
3.近三年来,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达6128万元,新增学校用地495亩,新建教学楼78栋,新建学生宿舍、学生食堂1.36万平方米,改造D级危房9.3万平方米,在42所边远山区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406套,全面“改薄”工程投入达4651万元,全县投入1500万元实施了农村初中工程,整体搬迁长平乡千方小学、东源乡中心小学等9所学校,对赤山镇枫桥学校等38所薄弱学校进行了改造,建设校园小型足球场20多个,投入资金2130万元,修建围墙6200米……全县中小学159所,有146所学校得到了改造,改造力度历史空前。  
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全面“改薄”工程建设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让农村学校生源趋于稳定,全县90%的农村学校学生数都保持在300人左右,实现了教育深度均衡发展。  
三、“资源平台”——优化教育资源,撬动教学质量崛起  
上栗县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中,把强化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重大战略,重点是为每一所学校和教学点安装以多媒体一体机为主的现代教学设备。相较之下,城里学校的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反而显得有些“落伍”。  
1. 到目前为止,全县有118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已接光纤,有23个教学点安装并已应用全省统一配备的“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设备。2014年投入项目资金242万元,购置近300套多媒体投影设备,装备11所学校的“班班通”,全县25所中心小学和中心初中等学校的516个班级实现“班班通”。2015年全县又投入500余万元,为每个村小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  
2. 2015年6月,由上栗县投资100多万元精心打造的全省第一家教育资源平台——“上栗县教育资源门户平台”上线开通,让全县159所学校,4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的最大亮点就是顶层设计最优化,实现全县统筹,突破了地域限制,共享教育资源,搭建了农村与城市相互借鉴学习的平台,不仅为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途径,而且撬动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崛起。
四、“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味,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到底要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学校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我县在提升办学品味,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校委会和基层学校成立以主任或校长为组长的组织机构。县教育局出台《关于做好全县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上栗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全县159所中小学校分两批完成文化建设,第一批67所学校在2015年4月底前已圆满完成,第二批92所学校在2015年12月底前完成。
2.我县将高位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建筑设计时统筹兼顾。各农村学校在新建校园时,与文化景观一道设计,打造办公室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校园环境文化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很多农村学校教室外有体现班级特色的“班级名片”,教室内设置图书角,并做好各具特色的班级布置。
3.大建设和大培训是我县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两大主战略。所以,在学校的制度建设中,把培训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抓。2014年,县教育局先后组织三批中小学及幼儿园领导和教学骨干到华东师大培训,还重点白好校本培训,每年达2000人次以上。三年来,共邀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来上栗开办讲座20余次。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提高了教师的素养。特别是结合全县开展信息化建设工程,对全县教师使用新媒体教学提供专业培训。
“我们的农村学校比城里的好!”是上栗教育人引以为豪的成绩。我县教育将继续向着实现“美丽校园,优质课堂,魅力教师,阳光学生”的上栗教育梦和“到2015年,学校硬件建设和管理都上新台阶;到2018年,基本普及12年教育,学前教育也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到2020年,上栗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的深度均衡迈进。


 
 稿源: 文章作者: 点击数:
返回首页】【关闭






 
本网站由江西省教育厅主办,江西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地址: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西教育发展大厦
严禁复制、镜像。备案序号:赣ICP备05005890号